如何测量室温

下载PDF文件下载PDF文件

把恒温器设置在22摄氏度,但还是感觉有点冷?到底现在真实的室温是多少?恒温器到底准确吗?别担心,现在有各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室温,也许你口袋里就有可用的工具!下面会解释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内部温度计或外部传感器,以及3种传统温度计来测量室温。一起来看看房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吧!

须知事项

  • 将智能手机连接外部传感器或气象站,以测量准确的室温。
  • 将数字温度计、玻璃管温度计或双金属温度计放在房间中央,至少离地面60厘米高,5分钟后读取温度。
  • 适合健康成年人的理想室温为18-24摄氏度。
方法 1
方法 1 的 3:

使用智能手机的传感器和应用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不要完全相信iPhone或安卓手机上温度计应用的测量结果。
    智能手机很少配备准确读取室温所需的设备。它们的传感器只能检测电池温度,并且受到手机散热的影响。这意味着除非它们配备了特殊的环境温度传感器,否则只能推测出粗略且不准确的室温。[1]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给手机连接一个外部温度传感器或气象站,以获得准确的读数。
    寻找可以连接到WiFi或蓝牙的设备,许多设备还能读取湿度、空气质量等信息。然后,将相应的应用下载到手机,这样就能在手机上读取测量结果和调整设置。[2]
    • WiFi型号比蓝牙型号更贵。蓝牙型号只有当手机在传感器设备的一定距离内才能运作。
    • 外部传感器和气象站也可以连接到亚马逊Alexa,或Google Home智能家居系统。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打开传感器或气象站附带的应用。
    等待应用下载完毕,然后轻触打开它。你可能需要创建一个帐户,将设备跟应用同步,具体取决于你使用的产品。如果外部设备使用WiFi,手机也要连接到跟它相同的WiFi网络。如果使用蓝牙,将它们配对在一起才能使用。[3]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进入应用的主屏幕,或是选择读取室温。
    每一款应用的显示界面都有所不同,不过读取室温的选项应该很容易找到。确保你查看的是房间或环境温度,而非天气预报。[4]
    • 根据你的喜好调整设置,比如要使用摄氏度还是华氏度作为单位。当然,你也可以自己计算和转换单位。
    广告
方法 2
方法 2 的 3:

使用传统温度计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用数字温度计测量最准确的室温。
    电子和数字温度计比其它类型的温度计更贵,但是它们测量温度最快、最准确。它们可以快速响应空气温度的变化,测量出的当前温度相当可靠。[5]
    • 一些数字温度计可以将温度数据保存一段时间,方便你评估室温变化。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使用传统玻璃管温度计测量大概的室温。
    选择不含水银的温度计,因为水银有剧毒,万一温度计破裂了会非常危险。[6]这类温度计使用装有液体的玻璃管。随着温度升高,液体会膨胀,并上升到管内较高的位置。[7]
    • 跟数字温度计相比,玻璃管温度计比较慢适应温度的变化,只能提供大概的环境温度读数。
    • 玻璃管温度计也被称为球状或玻璃液体温度计。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使用可以作为装饰并且容易读取的双金属温度计。
    这类温度计有一个显示刻度盘,上面有一个会移动并显示温度变化的指针,看起来有点像钟表。里面的金属条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和弯曲,从而移动刻度盘上的指针。[8]
    • 刻度盘上指针很大,从远处也能轻易读取温度,但是不如数字温度计精准。
    • 双金属温度计可以设计得相对简单,也可以制成指南针、时钟、日晷或其它设计。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将温度计放在房间中央,至少离地面60厘米高。
    这是获取准确读数的理想位置,因为它是大多数人的坐姿高度,而且不容易受地板和墙壁的冷热影响。确保温度计附近没有穿堂风或热源,以免影响读数。[9]
    • 试着将温度计放在桌子或凳子上,让它远离比较冰凉的地板。
    • 避免将温度计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否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会偏高。
  5. How.com.vn 中文: Step 5 等待5分钟,让温度计适应房间的温度。
    你的身体要远离温度计,以免体温影响读数。大部分温度计需要至少几分钟的时间适应温度变化,尤其是玻璃管和双金属温度计。[10]
    • 数字温度计反应迅速,可能约1-2分钟就会显示结果。
  6. How.com.vn 中文: Step 6 不要握着或触碰温度计,用肉眼读取温度。
    将温度计留在桌子上,以免你手的温度影响读数。[11]对大多数人来说,舒适的室内温度在18-24摄氏度之间。[12]
    • 数字温度计:读取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就能知道室温。测量结果最准确。
    • 玻璃管温度计:读取最接近玻璃管内液体顶端的数字或刻度线。确保眼睛与液体顶端保持同一水平,以读取准确的数字。
    • 双金属温度计:就像平时看模拟时钟一样,看向指针指着的数字或刻度线。
    广告
方法 3
方法 3 的 3:

理想的室温

下载PDF文件
  1. How.com.vn 中文: Step 1 将家里大部分房间的温度保持在18-24摄氏度之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其它卫生组织建议,穿着合适的当季衣服的健康成年人至少将室温设置在18摄氏度。这个温度范围适用于客厅这类作客或看电视的房间,人们在这里通常只是静坐不动。[13]
    • 至于老年人、婴幼儿或病患,最低室温至少提高到约20摄氏度。
  2. How.com.vn 中文: Step 2 将卧室温度设置在15-19摄氏度。
    凉爽的环境对睡眠最好,因为温度下降会使身体开始感到疲倦。研究睡眠的心理学家建议把卧室看作一个“洞穴”,保持凉爽、黑暗和安静,才能睡得香甜[14]
  3. How.com.vn 中文: Step 3 将浴室保持在稍微暖和的温度,约22摄氏度。
    这会让你在沐浴或泡澡后感觉舒适。温度太低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不管在白天或黑夜使用浴室,这个温度都能让你感到舒适。[15]
  4. How.com.vn 中文: Step 4 在夏天将屋内温度保持在约26摄氏度左右,以节省电费。
    美国能源部建议夏天醒着的时候,尽量将恒温器调到你感觉舒适的最高温度。晚上睡觉的时候再调低温度,好让自己睡得舒服。如果要出门几个小时,把恒温器稍微调高一些来省电。[16]
    • 室内和室外温差越小,空调费用越低。
  5. How.com.vn 中文: Step 5 把冬天的日间室温保持在约20摄氏度。
    想要在寒冷的季节省钱省电,可以稍微降低室温。睡觉或长时间离家时,再把恒温器调低几度。[17]
    • 如果你在冬天要离家数天或数周,恒温器最低要设置在10摄氏度,以免水管冻结和破裂。
    广告

小提示

  • 当一个房间的温度感觉“刚刚好”,很可能是介于22-24摄氏度之间。大多数人在这个室温范围可以散发体热,并保持体内温度在37摄氏度。[18]
广告

关于本How.com.vn

How.com.vn 中文: How.com.vn员工
共同创作者是 :
How.com.vn专职作家
这篇文章由我们训练有素的编辑和研究团队共同创作,他们对文章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行了验证。

How.com.vn的内容管理团队会严密监督编辑人员的工作,确保每篇文章都符合我们的高质量标准要求。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2,041次。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2,041次。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

⚠️ Disclaimer:

Content from Wiki How 中文 language website. Text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Licens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Wiki How does not encourage the violation of any laws, and cannot be responsible for any violations of such laws, should you link to this domain, or use, reproduce, or republish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Notices:
  • - A few of these subjects are frequently censored by educational, governmental, corporate, parental and other filtering schemes.
  • - Some articles may contain names, images, artworks or descriptions of events that some cultures restrict access to
  • - Please note: Wiki How does not give you opinion about the law, or advice about medical. If you need specific advice (for example, medical, legal, financial or risk management), please seek a professional who is licensed or knowledgeable in that area.
  • - Readers should not judge the importance of topics based on their coverage on Wiki How, nor think a topic is important just because it is the subject of a Wiki article.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