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简称清华大学党委校党委),是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的领导机关

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


第十五届
(2022年9月至今)
主要领导
书记邱勇(副部长级)
副书记(5)王希勤(兼校长,副部长级)、 过勇 向波涛 赵罡(兼纪委书记)、 许庆红
机构概况
组织上级机构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代表大会
机构类型中管高校党委
行政级别正司局级
授权法源中国共产党章程
清华大学章程
本级纪检机构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纪律检查委员会
本级监察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驻清华大学监察专员办公室
常设机构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联络方式
总部
 实际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工字厅
 邮政编码100084
 電話號碼+86 (0)10 62782015
机构沿革
1926年-1937年中共清华大学党支部
1949年-1951年中共清华大学党总支

1926年11月,清华学校成立了最早的党支部。1951年成立党委。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造反派夺权。1978年6月恢复。

历史沿革

编辑

1919年五四运动激发了整个清华园学生的觉醒,爱国与民主思想高涨。1923年,施滉等8名学生结成“超桃”秘密组织,决心通过政治途径去改良社会。该组织大部分成员分别在欧洲和美国加入了共产党,是清华留美生中最早的共产党员。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致使参加抗议的20多位清华学生受伤、1人身亡,进一步唤醒了清华学生的救国意识[1]

清華三院,清华第一个中共支部诞生地

1926年9月,王达成燕京大学经济系毕业,由戎之桐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王达成受党组织派遣,赴清华学校图书馆工作。与雷从敏(雷從民)和朱莽开会[2],正式成立中共清华学校支部,王达成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到1927年4月,支部已有8名党员[3]:95。同年四一二事件后,与国民党展开艰苦斗争。抗日战争期间,先后迁至长沙(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从1926年11月成立第一个党支部至1937年7月南迁,清华大学共有27任党支部书记,在校工作的共产党员累计有110名[3]:97

1946年7月,西南联合大学宣布结束,学生按本人志愿,复员北上继续学习。地下党员也根据本人志愿和党的工作需要回到各校。同年10月,清华大学在北平复学。从昆明复员北上的党组织仍由中共中央南京局领导,称“南系”。同年10、11月间,从北平临时大学及各大、中学转入清华的党员,受中共晋察冀中央局领导,称“北系”[3]。1948年初,两系各自成立党总支。

1949年1月10日,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代表钱俊瑞宣布正式接管清华大学[3]:74。1月11日,中共清华燕京区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两校的“南系”、“北系”党组织实行自上而下的合并。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同年6月28日,根据中共北平市委决定,清华地下党正式向全校公开,在二校门张贴了当时全校187名党员及负责人名单[註 1],从此结束了清华党组织的地下状态。时任党总支书记为彭珮云

1951年2月25日,成立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何东昌任书记。1953年9月,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改选,袁永熙第一书记何东昌任第二书记、俞时模艾知生任副书记。1955年,党员人数达到1100余人。1956年2月起,按系成立党总支,统一对教工与学生支部进行领导。

1956年5月19日至6月3日,召开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党代会)[註 2]。大会正式代表174名、列席代表247名,代表全校1354名党员。第一次党代会后,清华大学开始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4]

1966年6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工作组接管清华大学,校党委停止工作,工作组代行其职权。同年7月,工作组撤销,党组织陷入瘫痪。1969年初,成立清华大学革命委员会。1970年1月,召开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委员会选举大会,复设党委,全面领导学校工作[5]。1978年6月,取消革命委员会,恢复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主要职责

编辑

根据2014年通过的《清华大学章程》,清华大学党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行使职权。校党委在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常务委员会履行其职责。议事原则为民主集中制,即“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 确定办学指导方针
  • 制定和修订章程等基本规章制度
  • 制定发展战略和重大改革发展举措
  • 决定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重要干部任免
  • 审批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预算外大额资金使用
  • 负责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 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其他重要事项

机构设置

编辑
  • 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 组织部
  • 宣传部(新闻中心)
  • 统战部
  • 教师工作部
  • 学生部
  • 研究生工作部
  • 离退休工作部
  • 保卫部
  • 武装部(国防教育与人才培养办公室)
  • 巡察工作办公室
  • 纪委办公室

历届领导

编辑
中共清华大学党支部历任负责人列表
#姓名任期
1王达成1926年11月-1927年4月
2雷從民1927年4月-1927年?月
3李景清1927年?月-1927年8月
4崔宗培1927年8月-1927年11月
5朱理治1927年11月-1928年1月
6冯仲云1928年1月-1929年?月
7李进崧1929年?月-1929年下半年
8陈志安1929年下半年-1930年4月
9张钦益1930年4月-1930年9月
10徐子佩1930年9月-1931年2月
11张钦益1931年2月-1932年5月
12李耕田1932年5月-1932年7月
13陈松龄1932年8月-1933年4月
14宫尚行1933年5月-1933年7月
15赵文璧1933年7月-1933年9月
16陈落1933年9月-1934年2月
17何凤元1934年2月-1934年5月
18牛佩琮1934年5月-1934年9月
19何凤元1934年9月-1935年10月
20蒋南翔1935年10月-1936年3月
21宫尚行1936年3月-1936年5月
22牛荫冠1936年5月-1936年6月
23方琦德1936年6月-1936年7月
24赵德尊1936年8月-1936年10月
25蒋南翔1936年10月-1936年11月
26杨学诚1936年11月-1937年5月
27吴继周1937年5月-1937年7月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 任期:1995年9月-2002年1月
  • 书记:方惠坚 贺美英(1995年9月任)
  • 副书记:
第十一届
  • 任期:2002年1月-2006年9月
  • 书记:贺美英 陈希(2002年2月任)
  • 副书记:
第十二届
第十三届
第十四届
第十五届

注释

编辑
  1. ^ 另有2人因工作需要未予公开(一位是季镇淮、因统战工作需要,另一位当时正在国外留学)。
  2. ^ 大会会场横幅、开幕式通知等,用“第一届党代表大会”。正确名称应为“第一次代表大会”。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徐心坦. 解放前清华党组织的发展历程(一). 清华大学新闻网. 2006-06-28. 
  2. ^ 慈利县第一个共产党员——朱莽. 张家界新闻网. 2019-10-15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9). 
  3. ^ 3.0 3.1 3.2 3.3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 (编). 清华革命先驱·上册.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ISBN 7302082162. 
  4. ^ 加强领导 建设社会主义新清华 ──清华大学党代会史话(上). 清华大学党史研究室. 2017-06-21. 
  5. ^ 清华校史连载之十六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华大学. 清华人. 2009, (1)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14). 
  6. ^ 邱勇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杨斌任副校长. 人民网. 2014-10-24 [2020-08-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6). 
  7. ^ 左丹. 邓卫任湖南大学党委书记. 湖南日报. 2018-06-26. 
  8. ^ 王俊. 向波涛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 新京报. 2018-11-27. 
  9. ^ 赵罡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中国经济网. 2022-09-04 [2022-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06).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