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庄

大武庄臺灣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東廳台東郡。今台東縣大武鄉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大武庄
假名だいぶしょう
平文式罗马字Daibu shо̄
臺東廳管內圖(1938年)

行政區劃

编辑

大武地區在清治時期日治初期隸屬南鄉,臺東廳在1897年6月成立後,此處隸屬「卑南辨務署」。1900年5月3日,卑南辨務署改為「卑南出張所」[1]。1901年6月19日,大武地區改隸新設立的「巴塱衛出張所」[2]。1901年11月11日,巴塱衛出張所改為「巴塱衛支廳」。1905年7月17日,臺東廳改劃設為以地名稱呼的20區,大武地區被劃為「巴塱衛區」[3]。1918年9月1日,大武窟社、打𣈏打蘭社、虷仔崙社、察𣈏密社改劃入「太麻里支廳太麻里區[4]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原巴塱衛改為「大武區」,隸屬於臺東廳「大武支廳」,大武區轄域內分為大武大得吉大竹高甘那壁鴒子籠獅子獅大鳥萬拔子洞等8個大字[5]。1929年4月12日,大武區的「大得吉」改隸太麻里區[6]。1937年10月1日,臺東廳實施街庄制,改支廳為郡、改區為街庄,大武區因此改為臺東郡「大武庄」,轄域內分為大武大竹加奈美加津林彩泉大鳥初屯等7個大字。

大字下的社分為:

  • 大竹
    • 木古社(Tjukuvulj,愛國埔)
    • 遮角社(Tjaqup,工作地)
    • 大竹高社(Tjuwacuqu)
  • 加奈美
    • 甘那壁社(Qaljapidj,加奈美)
  • 加津林
    • 鴿子籠社(Gazelin,加津林)
  • 彩泉
    • 獅子獅社(Sahayasai,彩泉)
  • 初屯
    • 拔子洞社(Paqaljadan,初屯)
  • 大鳥
    • 大鳥萬社(Pacavan)
    • 叭栳蘭社(大鳥)
  • 大武
    • 巴塱衛社(Pangdrui,大武)

二戰後,大武庄改為「大武鄉」,原臺東郡蕃地部分也劃入大武鄉,此蕃地地區在1946年獨立為達仁鄉

大武庄行政區劃變遷一覽
1905年[3]1920年[5]1937年現在
街庄社街庄區大字街庄大字鄉鎮村里
巴塱衛區大武窟社太麻里區大武窟太麻里庄南太麻里太麻里鄉金崙村
虷仔崙社虷仔崙金崙
打𣈏打蘭社打𣈏打蘭多多良多良村
察𣈏密社察𣈏密
大得吉社大武區大得吉大溪
巴塱衛庄、巴塱衛社大武大武庄大武大武鄉大武村尚武村南興村
大竹高社大竹高大竹大竹村
甘那壁社甘那壁加奈美
鴒仔籠社鴒子籠加津林
獅仔獅社獅子獅彩泉大鳥村
大鳥萬社大鳥萬大鳥
拔仔洞社拔子洞初屯

區、庄長

编辑
  • 巴塱衛區長
    • 潘傳:1910年
    • 劉秀標:1911年至1919年
  • 大武區長
    • 林有生:1920年至1922年
    • 山村榮太郎:1923年至1926年(原任岩灣浮浪者收容所警部補)
    • 川野源藏:1927年至1929年(原任大武支廳警部補)
    • 小畑世肅:1930年至1936年(原任鹿野公學校長,後任關山庄長)
  • 大武庄長
    • 三浦研一:1937年至1944年[7]

設施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府令第42號 臺東廳出張所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改正. 臺灣總督府報. 1900-05-03. 
  2. ^ 府令第39號 臺東廳出張所名稱位置及管轄區域中改正. 臺灣總督府報. 1901-06-19. 
  3. ^ 3.0 3.1 臺東廳廳令第8號 街庄社長管轄區域並ニ管區名改正ノ件 (1905-07-17).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4. ^ 告示第三號 區ノ名稱及其ノ區域內ノ街庄社名竝區長役場ノ位置中改正. 臺灣總督府報. 1918-09-01. 
  5. ^ 5.0 5.1 《新舊對照管轄便覽》
  6. ^ 府令第三十號. 臺灣總督府報 第640號. 1929-04-12. 
  7. ^ 臺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